2023-12-23 健康知识 93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第二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22种膨化食品抽检不合格,膨化食品因人工色素、甜味素添加过量、铅含量、铝残留量超标等原因成为问题产品的重灾区。据第四军医大学营养教研室杨瑞华主任介绍,儿童过多食用膨化食品,可引起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甚至会损害儿童的神经系统,对正在发育的儿童躯体健康影响严重。那么,膨化食品中都含有哪些有害物质?对儿童又有怎样的危害呢?
铝残留量可致发育迟缓
铝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杨瑞华主任介绍,平常食品中铝元素的来源,部分来自食品中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如明矾同碳酸氢钠),部分是从包装材料里溶出,而在一些添加明矾的食品里也会产生铝。专家指出,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关键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主要会损害大脑功能,严重者可能出现痴呆,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影响更大,可引起儿童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智力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铅蓄积易损害神经系统
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面通常会有铅同锡的合金,在高温的情况下,这些铅容易气化,气化后的铅就会污染这些膨化食品。杨瑞华主任表示,铅是多亲同性毒物,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同消化系统。而膨化食品的消费者多数是儿童,他们对于铅危害的承受能力只是成人剂量的一半,甚至更少。此外,铅所造成的危害比较明显,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神经系统的行为,比方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爱发脾气等,或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
糖精钠降低小肠吸收能力
杨瑞华主任介绍,糖精钠俗称糖精,为一种化学合成物的代糖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儿童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如经常食用过量含糖精钠的商品,也会对儿童肝脏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注明“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相关警示。
人工色素影响智力发育
零食是孩子最喜爱的食品,可现在很多零食都添加了大量的人造原料人工色素,这些色素都会对儿童造成危害,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由于儿童正保持在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同类脂等营养元素补充,但膨化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并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相反,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长时间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躁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激等。
此外,由于儿童肝脏解毒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不够健全,进食合成色素,会大量消耗体内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引起腹泻、腹痛、营养不良同皮疹、荨麻疹、哮喘等多种过敏症。
上一篇:宝宝饮食中的十大隐性毒物
下一篇:危险婴幼儿食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