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8 健康知识 57
(一)发病原因
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的主要病因为胆汁滞留与细菌感染。胆汁滞留多因胆管梗阻造成,常见的梗阻因素有胆道先天性或炎性狭窄、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反流及寄生虫引起的胆总管括约肌痉挛。细菌多经血液也可经淋巴、肠道或邻近器官而侵入胆囊与胆管,引起炎症的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约占70%。其他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亦可为夹杂性感染。
(二)发病机制
胆囊为一盲袋,胆囊动脉为一终末动脉。急性期时,在胆囊管梗阻后,胆囊黏膜的分泌增加,吸收功能降低,胆囊内压逐渐增高,可压迫胆囊壁的淋巴同血管,使淋巴血运回流障碍,小动脉可因炎症而闭塞,进而引起局灶性缺血性病变,胆囊黏膜可出现糜烂、溃疡同坏死,重者可引起胆囊壁的大片坏死。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的病变开始时,黏膜充血,水肿,继而波及胆囊或胆管壁各层,管壁增厚,表面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在感染严重病例,囊壁有化脓灶,形成化脓性胆囊炎同(或)胆管炎。年龄越小,病变演进越急剧,由于同时有胆囊管或胆总管口括约肌痉挛,胆囊或胆总管膨胀,可出现局限性缺血同坏疽而引起穿孔、胆汁性腹膜炎。此时,患儿可出现神志模糊、中毒性休克等征象。基于病理改变的程度,可分为4型:
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多见于急性炎症的早期,胆囊内压增高,胆囊黏膜层炎症水肿,囊壁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小儿鈥湹一€澕词舸诵汀�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炎症继续向胆囊壁的肌层及浆膜层发展,胆囊壁的全层增厚,血管扩张,渗出增加,浆膜可被脓性渗出物覆盖;胆囊内的胆汁呈混浊脓性。
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内压继续升高,囊壁水肿加重,可使胆囊壁的血管产生炎性闭塞等,致使囊壁的组织坏死。坏死后的胆囊组织稍遇胆囊内压增高即可出现胆囊穿孔,脓性胆汁流入腹腔,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腹膜炎。而慢性的胆囊管堵塞可引起胆囊积水,胆汁的色素被吸收后,变为白胆汁,钙的分泌增加,可出现石灰水样胆汁。钙在胆囊壁内沉积可产生鈥湸裳意€潯T诔扇耍庵智榭龅牟±�50%发展为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