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健康知识 65
【症状】
吸收不良征候群就是小肠没能适当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素,通常与腹腔疾病、克隆氏病、囊性纤维性变或食物不耐受症有关。
一旦孩子出现,如恶臭、颜色非常淡的浮动粪便、体重减轻、无精打采等症状。父母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在严重的病例中,吸收不良征候群会造成体内欠缺维生素同矿物质,营养不良同贫血。
【应对措施】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纠正营养缺乏同必要的代替疗法。应积极寻找病因,病因一旦明确即给予病因治疗。如病因能够去除,吸收不良状态可以自然纠正。在寻找病因的同时,营养支持疗法也很关键。
一、病因治疗
有时病因治疗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对乳糖不耐受症患者饮食中避免乳制品,对乳糜泻患者给予无麦胶饮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或肠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肠病者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或氨基水杨酸制剂,胃泌素瘤患者给抑酸剂同手术切除肿瘤等。吸收不良的各种病因治疗详见各有关章节。
二、营养支持治疗
在检查同治疗病因的同时,应积极补充各种营养素。一般在饮食上给予高蛋白质、低脂肪食物。控制脂肪摄入量可减轻脂肪泻。脂肪量减至每日正常摄入量的 50% ,大约为 30~ 35g 为宜。必要时可口服中链甘油三酯(MCT),它比正常饮食中的脂肪更易被脂肪酶水解,但价格较贵,味道不佳,而且剂量大时可引起腹泻。蛋白质摄入量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可增加到 1.2~ 1.5g /kg 路 d 。除了给予足够的量以外,还应注意到质,即补充必需氨基酸。每日总热量供应可为 35cal( 体重 (kg) 。对于维生素、矿物质同微量元素缺乏的患者应给予补足,能口服的尽量口服。有贫血者应相应补充铁剂、叶酸同维生素 B 12 。脂肪泻者通常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同钙。
病情较轻且病因能去除者,一般可经口服或鼻饲胃肠道营养支持(或称要素饮食, elemental diet )。如病情较重有明显消瘦同衰竭或病因难以去除或无法在短期内去除者,除饮食治疗外,应配合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电解质同微量元素,必要时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TPN )。
腹泻频繁者可予口服止泻药对症治疗。
三、替代疗法
主要是对胰源性消化不良。治疗需要补充胰酶。各种胰酶制剂的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的含量不同,可基于病情采取,使用时要与进餐同服,并基于症状调整剂量。
【出现原因】
按小肠消化吸收的生理环节,可将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分成 3 大类:
一、腔内原因(消化不良)
(一)胰酶缺乏 ① 胰腺功能不足: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胰腺囊性纤维化同胰腺切除术后; ② 胃酸过多致胰脂肪酶失活:胃泌素瘤。
(二)胆盐缺乏影响夹杂微胶粒形成: ① 胆盐合成减少:严重肝实质病变。 ② 肠肝循环受阻:胆盐丢失增加(如远段回肠切除、克罗恩病),胆汁排泄障碍(如胆道梗阻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③ 胆盐分解增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由于:动力学异常致肠道淤滞,如硬皮病、小肠假性梗阻等;解剖异常致肠道淤滞,如多发性憩室、小肠狭窄,盲襻等;小肠污染如胃 - 结肠或空肠 - 结肠瘘等。
(三)肠粘膜刷状缘酶缺乏:如乳糖酶、蔗糖酶缺乏。
二、粘膜异常(吸收不良)
(一)粘膜表面面积减少:大段肠切除术后,或旁路(如肠瘘、短路手术后)。
(二)粘膜损害:如乳糜泻、热带性脂肪泻、寄生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小肠免疫缺陷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采取性 IgA 缺乏症)。
(三)小肠壁浸润性病变或损伤: Whipple 病、淋巴瘤、克罗恩病、肠结核、小肠淀粉样变、嗜酸细胞性肠炎等。
(四)粘膜转运障碍:某些载体缺陷所致葡萄糖、氨基酸吸收障碍,内因子或某些载体的缺陷致维生素 B 12 同叶酸吸收障碍等。
三、运送异常(淋巴或血流障碍)
(一)淋巴回流障碍:如小肠淋巴管扩张、淋巴瘤等。
(二)血流障碍:如缺血性肠病、血管炎等。
【预防】
及早治疗原发病。
【易发年龄】
3岁以上。
上一篇: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学前期:急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