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 亲子教育 78
中国人爱孩子的方式,让全世界叹服同无法理解,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父母。对比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比如说美国的父母给孩子的是一把房门的钥匙,让孩子自己打开房门去装修同布置;而中国的父母会给孩子打开房门,送给他一个装修同布置好的房子。当美国孩子要撞墙的时候,父母会让他自己去撞,只有让他自己去撞,他才知道墙是硬的;而中国的家长在孩子撞墙之前,就做好软包,即使孩子撞上墙也不知道墙是硬的。
如果说中国家长给予孩子的爱过多,倒不如说,是在爱的名义下伤害着孩子。为什么这样讲,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能替孩子做的都做了,能包办的都包办了,而在孩子长大之后,家长又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没有责任心。我们的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溺爱同抱怨中痛苦地成长着。
1、把成长的自由还给孩子
在我们李凌云自由绘画心理乐园有一个三岁多的男孩叫小宝,动手能力同语言发育都远低于同龄孩子。刚到乐园的时候,小宝用彩笔在纸上几乎画不出一点痕迹,当时老师就很奇怪,小宝的手怎么连一点力气也没有啊!妈妈说小宝在幼儿园一天都不吃饭,不上厕所,一定要回到家再吃饭,再如厕。每次送他去幼儿园就像要杀他一样,哭喊着不去,家长为此非常着急。究其原因:小宝是外公外婆带的,吃饭都是外婆喂着吃,上厕所也是外婆把着上。这就是引起了小宝在幼儿园不会吃饭同上厕所。
像小宝的外婆一样,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中有一个误区:像吃饭穿衣同如厕这些小事,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特别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认为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就是爱孩子。殊不知正是这些所谓的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自由同权利。我经常给家长讲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溥仪五十多岁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自己还不会穿衣服,为什么呢?因为溥仪从出生到被关进监狱之前从来没有自己穿过衣服,都是太监伺候着。听完这个故事家长就明白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从小培养的。松手才能成长,放手才能高飞。
2、把管理的责任教给孩子
有一次,我乘坐地铁,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爷爷背着书包站在一个个头在一米七左右的男孩座位旁。我问爷爷:“您这是送孙子上学吗?”老人说:“是!”“孙子都这么大了,您怎么还送他啊?”我又问,爷爷说:“不送他就老是迟到。”这就是我们的家长,总怕孩子犯错误,受委屈,能替孩子负责的全替他负责下来。在这种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将来如何去负责家庭同社会的责任呢?家长总是怕孩子出问题,犯错误。但您不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不让他犯小错误,不让他积累犯错误、纠正错误的经验,等他长大之后,就会犯大错误。
责任心是从小培养的,首先从吃饭穿衣的小事做起。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学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逐步地让他学会负责生活责任。一个责任心强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3、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为了督促孩子的进步,总是想为孩子找一个榜样,逐步地拿孩子的同伴作比较:你们班的张三作文写得比你好,李四的数学比你好,王五的英语比你好,我看你自己什么时候能长出息!
孩子就是在这种比较中慢慢失去自信,内心变得发展弱。父母的赞美是孩子自信的源头,自信是孩子的根。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行,而父母认为他不行,他就会认为自己不行。父母的眼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如果父母总是用轻视的眼光看孩子,孩子的表现会发展让父母失望;如果父母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孩子的问题会发展多;如果父母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孩子会在父母赏识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中国的家长也一样,希望更多的父母学会用孩子需要的方式爱孩子,希望更多的孩子能真正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上一篇: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同品格的五大箴言
下一篇:家长应该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