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亲子教育

家长应该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负起责任

2024-01-12 亲子教育 75

  一、学习是什么?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有了好成绩之后,就可以升入一个好的初中、高中直到考上好的大学,再有一个好的工作,最后再有一个好的未来。一个好的学业成绩真的等于一个好的未来么?显然,这两者是不能画等号的。

人们更多的将学习只看作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但我认为学习更关键的是要学会在恰当的地方,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自然的表达自己。这种表达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绪。

  因为知识积累恰当的“表达自己”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校园惨剧的接连出现:清华朱令中毒事件,复旦投毒事件,马加爵药家鑫事件,这些鲜血淋淋的教训难道还不能使我们警醒么?

家长老师应该教会的,应该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孩子需要学习的也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如何与自己、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

  二、你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吗?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任何行为都有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孩子做了什么而所引起的结果,都是由于某些深层次的原因引起的。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更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那些深层次的原因。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未被符合却影响了健康成长的需求。

  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吗?照样因为学校生活出现了团体生活不适应?照样家庭关系,伙伴关系出现了困难?照样因为没有兴趣?或者其他更多的原因。

我们需要多方位思考,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有的放矢的引导孩子朝向更好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尊重孩子

无论是老师照样家长,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尊重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的其优势包括。无论是能力的发展照样技能的掌握都有其独特性,就像我们常说的世间没有两片完全一致的叶子。

在生活中,孩子总会有成长中的某项能力的发展某项技能的掌握,与其他孩子相比,相对滞后。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蛮横的对孩子强以指责,要基于孩子的特性,采取恰当的引导教育方式,尊重每一个孩子自身的成长其优势包括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是否学习好,我们更需要长期关注的重点是:孩子的抗压能力,情绪情感的表达等等个性品质的成长。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