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亲子教育

孩子写出好作文需要有“八感”

2023-12-25 亲子教育 99

我向前跑去,把一只小鸟吓得飞到了树上。继续向前走,还没到小溪边,已经可以听到小溪美妙的乐曲,这是大地妈妈用她那修长的手指在弹琴啊,声音时而响亮,时而细小,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让我不知不觉地陶醉了。来到小溪边,我俯下身去,用手指拨弄着溪水,冬天的溪水,凉凉的,却又特别的温柔,好像妈妈轻轻地挠我的手心,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上面的这段文字,是四年级的女孩写的在乡下的田野中奔跑是观察到的景象,在文章的片段中,孩子使用了鈥溛甯蟹ㄢ€澲泻芏喔龈芯跗鞴佟�

  视觉: 孩子看到了小鸟、小溪、溪水。

  听觉:听到了小溪发出的流水声。

  触觉:手指触摸喝水感受到的温柔丝丝的凉意。

当然如果让孩子继续发挥下去,她一定还会用嘴巴去咀嚼青草、鼻子闻到泥土或者牛粪的各种气味。

不可否认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中也有自己的情感。除了这位四年级的小女孩,很多孩子寒假的作文中都写的很赞,甚至超越了父母对他们的想象(孩子的潜力无穷这点,家长必须相信)。

  那么,在大家都取得很大进步的前提下,为什么很多孩子的作文中,就是没有体现出作者本身的情感所在呢?

  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孩子让他们能够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尝试着去练习,通过逐步的练习取得进步?

原来,在孩子观察世界,用观察描写的方法写出一篇相对完整的作文中,仅仅使用五感法是不够的。

  再次普及一下五感法,不仅仅是对写作有帮助,对科学、艺术,孩子发现世界鉴赏美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感法:

  1、眼睛

视觉所看到的一切。

  2、耳朵

  听觉,听到的一切。

  3、鼻子

  嗅觉,所闻到的一切。

  4、嘴巴

  味觉,感受到的一切。

  5、双手

  触觉,触摸到的一切。

如果在孩子写一些科普性的文章时,或者常规的一些观察文章时,孩子利用好五感法进行彻底的观察学习,那么将看到的内容用表达的方式写出来,最起码算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但是这就够了吗?在跑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肌肉的酸痛、因为活动非常剧烈带来的眩晕感、因为活动之后大汗淋漓带来的畅快感,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从方法论的角度,孩子在写作文时,会生涩无趣,即使在他们有大量的阅读、充分利用五感法我提到的十几种方法,但是照样不能写出丰富的情感表达。

  因为五感是不够的。

  我们的孩子需要八感。

在五感的基础上,孩子需要:

  6.本体感受

  这种感受包括孩子们肌肉、关节、各组织器官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孩子们对躯体(所观察对象)的力量、躯体的意识(对所观察对象或者情况的意识)相对平稳定的感受。

  7.平衡感

这是指孩子在活动(五感法观察世界)的过程中,内耳中前厅对活动平衡的一种感受,这种平衡不仅仅用于内在的平衡,更有一个孩子的通过内在观察世界描写世界的过程中,综合各种感官之后的平衡感。

  8.内在感受

孩子通过五感法观察到的对事物外在感受,这些外在的感官描述对孩子自己产生何种内在的作用,这样的外在刺激下对个体内在是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描写的方法写出来之后,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文章的情感。

孩子为什么写不出情感,孩子掌握了五感法学会了如何系统的去观察自然身边的世界,这是其表,观察之后利用本体的内在体系通过本体感受、平衡感、内在感受表达自我,这是其里。

  小精灵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能在写作时综合的理解并掌握表里之间的关系,那么又何愁在写文章时写不出情感所在呢?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