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学知识

古人读文基础:句读

2023-12-21 国学知识 214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通常古人给古书做注是不管断句的,但注文一般都是在应该断句的地方,因此一般有注文的地方就是断句的地方。没有注文,那就需要读者自己来断,何况大部分的古书是没有注释的。刻书有句读是从宋代开始出现的;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元代,句读在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得到优化发展。直到“五四”以后,一些现代标点符号的相继出现,句读才宣告退出了历史舞台。

何谓“句读”,《说文解字注》说:句,曲也。段注: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留可钩乙之意。读,讽也。段注:汉儒注经,断其章句为读。可见,“句”“读”都是断句的工具,“句”有弯曲的意思,古人用一个圈或者一个弧线来标记句子;“读”是小于句的停顿,古人用一个点来标记。

有人基于《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离经辨志”提出句读之分始于三代。有据可考的最早提及“句读”的古籍是《春秋公羊传》,它的序中有一句“援引他经,失其句读”。随后经过汉代章句学、唐代佛学、宋代朱学的发展,句读学在元代达到鼎盛,其代表作是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