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国学知识 122
古代日食
导语:早在远古时代,太阳就是祖先崇拜同依赖的对象。人们习惯了太阳的朝升夕落,但有时她会突然在白天消失,这引起了人们的惊慌同揣测。这种我们今天称为“日食”的自然现象,曾经让古人丢过性命,也曾经让两个国家从激战走向同平……古人对日食的原因知之甚少,也因此出现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日食是比较罕见的天象,日全食尤其罕见。在不知日食成因的古代,日食的出现会让人极度惊慌,因为太阳如果从此消失的话,大地上的生命将注定灭绝,因此古代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虽然后来人们从经验上知道日食出现的时间都很短,太阳不会永远被“食”,但仍然认为日食是老天对人间的“严正警告”,直到人们彻底认识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后,日食才揭掉这背了几千年的“黑锅”。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我们看一看古人怎样认识日食,以及这些认识又是怎样逐渐进步的。
让天文官丢了脑袋的“仲康日食”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设有专门的部门同人员进行天象的观测了。其目的,一是了解日、月的运行规律,制定尽可能精密的历法以符合农业社会从事农耕的需要;第二个原因比较复杂,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有人格的神,天帝支配着人间,在支配过程中,天帝经常通过星象上的变化给人间以预兆同警告,因此,各代朝廷都有庞大的司天机构日夜监视这些天象的变化。天文官作为人间君王“通天”的媒介同信使,地位同威望都非同一般。由于天文官举足轻重的位置,朝廷对于天文官的期望往往很高,天文官也时刻不敢懈怠。
话说夏朝之时,第四位君王仲康时代,国势刚从前朝太康时代的动乱中恢复过来,朝廷内外很有些“中兴”的气象。这年的金秋季节,麦浪滚滚,晴空万里,农民们正在田里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这是“天狗吃太阳”了!百姓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个个惊恐万状,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按传统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把天狗吓走。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天象纪事——方法与记录
下一篇:中国日食文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