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国学知识 271
现在人们做事失败了,就称为“泡汤”了。那么“泡汤”是怎么来的呢?
“泡汤”的原意应是沐浴, 后来之因此产生歧义,似与旧时盐民、盐商有关。自西汉起,我国长期实行“盐酒专卖”。尤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盐,多有官方垄断。从生产、外运到贩卖,均有官商一手操办。但盐是一种很特殊 的商品,它易溶于水,见水即化,因此不能遇水。有语“盐怕水,富怕贼”,就是这个道理。 盐分井盐、池盐、海盐,但大量销售的,则是海盐,也就是用海水晒制的盐。沿海及中原地区销售的食盐,多是海盐。海水经日光曝晒,水分蒸发形成晶盐。在晒制时,如遇大雨,晶盐溶化, 就成了汤水, 盐民们称之为“泡”。
在盐的运输过程中,也存在“泡汤”的问题。以前,运输工具落后,主要靠车(畜力车)载同船运,同样怕雨淋水泡。那时,装盐多用麻袋,为避风雨,仅盖一层油布(一种用桐油漆成的布料),如遇滂沱大雨,也难逃溶化的厄运。如若遭遇沉船,轻则损失大半,重则颗粒无存,使贩盐者遭受重大损失。逢此事故,当事者向上司报告时,只好以“路逢大雨,盐已泡汤”来搪塞。久而久之,“泡汤”不仅成为盐商们的大忌,也成了一个特定的行业用语。后来,“泡汤”一词传入社会,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并普及到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以致成了“失意”“失败”的代名词了。
(l来源::格物)
上一篇:古人对金钱的九个称呼
下一篇:“户帖制”——明初的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