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国学知识 111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
盖天理无小,即目前观之,便有一个邪正,
不可忽慢苟简,须审理之邪正以应之方可。
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
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
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传统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
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