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安全

学前期意外伤害: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2024-01-16 儿童安全 50

  【症状】

洋地黄类药物有多种,主要包括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最常用的强心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的共同其优势包括是有效治疗量、中毒量致死量三者相当接近,再加上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故容易出现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的中毒表现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婴儿时期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尚不成熟,症状多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

  小儿洋地黄中毒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胃肠道症状:患儿首先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但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胃肠道症状较少见,有时出现呕吐,但容易被忽视;

心脏中毒表现:患儿心率较正常明显减慢,常少于每分钟60次,继而出现心律失常,若此时做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可发现阵发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各种单源性或多源性异位搏动(也叫早搏),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心电图也可出现心肌坏死等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地高辛为脂溶性,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癫痫样抽风发作、晕厥以及视觉改变,如视力模糊、视物均为黄色或绿色等。

  【应对措施】

发现孩子有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后,应立即停药观察,中毒较轻的患儿停药后12-24小时多可恢复,必要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口服中毒若在数小时内发现,可实施催吐、洗胃、导泻及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排毒措施。

若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应用氯化钾,轻者口服10%氯化钾,每天每公斤体重1-2毫升;重者需静脉滴注10%氯化钾,每天每公斤体重1.5ml。但若孩子同时患有肾功能不全,高血钾及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则忌用钾盐。

有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基于心律失常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若病人情况严重,出现致命的室性纤颤时,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或电除颤处理。

  对严重或顽固性中毒者可行血液透析将毒物排出。

  【出现原因】

引起小儿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药不当误服。例如治疗心脏病时用量偏大;静脉注射时推注速度过快或因患儿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肾脏排泄减慢所致。

当孩子在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以及缺氧等病理状态时,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此时应用正常治疗剂量也易出现中毒。

  个别情况下中毒因小儿误将洋地黄类药片当糖丸误服而致,大剂量误服可在短时间内致死。

  【预防】

医生在使用该类药物前应详细了解患儿在最近2-3周内应用洋地黄的情况,并作心电图加以对照。如需要用药而以往用药情况不明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对患有心肌炎、心肌缺血、缺氧等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差的病儿,用量应适当减小,一般按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二给药,且洋地黄化时间不宜过快,病情允许时可直接用维持量。

  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电解质变化,注意有无低血钾、低血镁,合并此类电解质异常时易引起洋地黄中毒,因此在应用地高辛治疗心衰过程中,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注意其它药物对洋地黄代谢的影响,如心律平异搏定可使洋地黄在肾脏其它部位的排出减少,进而使洋地黄的血清浓度分别提高50%70%-100%。利尿剂则可通过增加钾、镁离子在肾脏的排出钙离子的保留而增大洋地黄的毒性。

平时应教育孩子,洋地黄类药物有毒不能随便食用,家里的药物应放置在小儿不易拿到的地方,以防误服中毒。

  【易发年龄】

  3~6岁。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