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亲子教育

不要同别的孩子比较 比较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2024-01-01 亲子教育 60

如果你爱孩子,就请不要随便拿孩子别人比较!

明明在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心理咨询诊室。在诊室里,最激动的要算明明的妈妈,妈妈一说起明明的学习就特别激动,“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还不就是为了他吗?可你让他自己说说,他就是不给我们争气。你看,我们邻居家的孩子,比他还小一岁,学习从来就没让父母操过心!我横看竖看,我们明明不比那孩子差到哪啊?别人行,他为什么不行?”明明妈妈焦急地对咨询师这样说道。在咨询过程中,专家了解到,除了在学习上对孩子要求严格外,生活上明明的爸妈真可算是无微不至了。可是,明明父母却怎么也亲近不起来,并且,他们尴尬的关系近来越演越烈,他常常顶撞父母,这一次,他竟然父亲动起了手。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次月考,明明在班上排名第15,年级排名68,进入了前100名,整体而言,明明应该是进步了。

因为上学期期末,明明在班上的名次是25,年级名次是152。可是,今天下午,满心高兴的明明回到家,并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而是被父亲狠狠地训了一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想上学还没条件呢!可我们为你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你就这么着来回报我们?你看看人家龙龙,人家为什么能考第一?你就不能考第一?你真让我们失望……”“又来了,我就没有让你们满意的时候。你说,你们啥时候说过我好?反倒把龙龙总挂在嘴边。是不是他是你的儿子,我不是?”明明的话激怒了父亲。在与明明的单独交流中,明明告诉心理医生说:“我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从记事时起,我的父母就逐步地拿我别人比较,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好了。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我也在努力,可为什么我的成绩他们都看不到呢?我甚至都不想再待在家里了,我讨厌我的父母,讨厌任何人。为什么他们都不能了解我呢?……”

多数做父母的,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街头、角落里,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语场景:父母正对着自己的孩子,大声呵斥,毫不留情:“你看你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听话,你看人家××,跟你一般大,可人家又听话,又聪明,你什么时候能像人家一样?你怎么就如此不争气呢?”父母的这种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一,对父母树立的榜样,孩子从心里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第二,会使孩子永远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逐步有新的榜样会出现在他面前。面对这样的父母,心理素质好的孩子也许扮个鬼脸或赌气不理会,可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就会产生排斥或逆反心理,即使口中不说,可心里却十分痛恨。有研究显示,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情况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关键的。父母老给孩子树立榜样,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别的孩子比较,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相当广泛

在社会意理学家看来,比较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两种关键功能:一是,认识自己。人很多时候都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进行比较认识自己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以他人为“镜”的。二是,确立目标。人都需要在与其他人的比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方向。可父母这种比较其实是一种盲目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了解孩子的发展动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用于孩子心理的有外驱力内驱力两种,外驱力来自于情况,内驱力则是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即孩子在成长中所树立的价值观形成追求的目标,而外驱力则剥夺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使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成为了一名乘客而不是司机。

  •二是,忽略了孩子成长的个性因素。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他孩子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三是,不懂得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培养出不同的个体。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孩子总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会对孩子否定,进而发展到孩子的自我否定。于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会惊慌、退缩,进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以上案例中的家庭关系非常典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尽心尽力,出发点也是好的:我们不能照顾他一辈子,他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等我们一离开他怎么办?于是,在实际生活中,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明明便自然地成了与别人比较的对象。明明的父母好像也没有错:我们并没拿那些伟人来他比,因为这太不现实。我只是他身边的孩子,他一样的普通孩子来对比,大家都是头脑健全的人,如果人家行,你却不行,那他们就认为是自己的孩子努力还不够!可这种比较给明明带来的心理压力是父母无法想象的。

  小编的建议:

一:教孩子学会反问自己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反问自己,以此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优化自己。如,可引导孩子这样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上个月(或上个星期)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有退步?我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取父母的意见?是否应该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一位专家曾经谈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说一次几十个中国与外国的孩子一起进行某项测验,测验后的分数让孩子分别拿回家给各自的父母看,结果中国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绩后,有90%表示不满意,而外国的父母则有90%表示满意。而实际成绩又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外国大多数孩子的成绩还不如中国孩子。这个测验说明中国的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世界。而外国父母则习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别人世界。所以,我建议父母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会孩子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赞赏他人。

三:承认孩子永远是最好的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太过迫切,他们似乎容忍不了孩子的暂时落后与某次考试成绩平平`,往往把自己急躁的心情压在孩子身上,但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要学会欣赏孩子,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比较的,你应该感觉你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建议四:让孩子显示出能力来社会对人的能力要求已经达到苛刻的程度,孩子也未能幸免:你会自己系鞋带了吗?你会弹什么乐器?考过几级了……平常生活不可避免地给父母孩子的生活塞满了太多的“斤斤计较”,那么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其实父母能做的并不复杂:无论在学校里照样在家里,父母当注意孩子的兴趣变化,基于孩子的个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使其健康地发展。

孩子的厌倦心理好奇心一样强烈,因此也不能信马由缰,一旦发现了孩子某方面的天赋,要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持之以恒,因为学习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在特长的培育中,孩子可以确立自信——我有与众不同之处。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