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亲子教育

孕晚期缺铁性贫血 食疗帮助你

2024-01-03 亲子教育 81

缺铁性贫血为妊娠期间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一般表现为面色枯黄,口唇黏膜眼结膜苍白,头晕,无力,腿软,食欲减退,心悸,气急,疲倦等血虚症状。产前贫血会加重体质虚弱,引起临产时子宫收缩无力、滞产及感染等,对出血的耐受力差。

  缺铁性贫血大都是由于妊娠晚期孕妈妈胎儿需要的营养剧增,饮食一时供给不上而引起的。孕前有寄生虫病、肝肾疾病者,也容易在妊娠后出现贫血。

妊娠贫血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药物治疗;二是食疗。若孕妈妈贫血不是太严重,建议采用食疗法。为此,孕妈妈对饮食调养需加注意,尤其应多增加铁、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

  一、增加铁的摄入量

铁主要存在于畜禽的肝脏、瘦肉海鲜类,因此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既可增加血色素铁的供给,而且铁不受植物性食物中植酸草酸的影响。

  二、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由于维生素C可促进体内铁的吸收,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也有助于预防治疗贫血。孕妈妈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新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融合物,使铁在碱性条件下,仍能呈溶解状态,有利于铁的吸收。

  三、增加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量

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性食品中,其中肝、肾、蛋类及酵母中含量尤为丰富。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贝类、鱼类、蛋类及动物肝脏。因此,孕妈妈应多吃这类食物。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