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礼仪知识 191
孩子学会节约的关键性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是对财物的合理分配,节约是珍惜劳动成果,是对劳动创造者的尊重。古人以勤俭为美,认为勤俭节约的生活才是最舒适的生活。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既能培养孩子合理分配财物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家长应教育孩子通过认识国情,理解勤俭节约的意义;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教育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的作用;教育孩子懂得浪费是一种犯罪,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三害自己。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一、谈话诱导,心灵启迪。
家长要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其优势包括、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充分了解,结合孩子的知识同经验,从孩子的身边入手,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自我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发现孩子乱扔剩余的馒头、面包等浪费现象时,家长就要心平气同地跟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农民春耕秋收的辛勤劳动过程,诱导孩子道德认知,改正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
二、榜样作用,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可以抓住孩子喜爱听故事这个其优势包括,讲讲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节俭故事,如《雷锋的童年》、《朱德的板凳》等。也可讲讲身边贫困孩子的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剖析故事内涵,让孩子联系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对照,从而启迪孩子的道德认知。
爱模仿是孩子的其优势包括,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是由模仿父母学习得到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身要勤俭节约,为孩子示范非常关键。家长应从每件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等,去感染教育孩子,使孩子提高行为的理智性,真正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上一篇:培养孩子懂得节约习惯的好处(3)
下一篇:培养孩子懂得节约习惯的好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