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学知识

孟子其人其书

2023-12-21 国学知识 103

关于孟子的生平,我们所知道的不多,主要的资料来自《孟子》一书。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孟子荀卿列传》时,所基于的大概也只是这本三万多字的书。

司马迁先“感叹”一番,然后写了一百多字的介绍。他说:“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这段介绍肯定了孟子是一位儒家学者。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而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因此从孔子到孟子是第五代。孟子先是“道既通”,所通的自然是“唐虞三代之德”以及“仲尼之意”;接着,他效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认定自己肩负“木铎”的使命,周游列国,希望有机会“得君行道”。《孟子》一书所记载的,主要是他的言论与事迹。从战国时代的大趋势看来,孟子的观点显然不切实际;从孟子的具体遭遇看来,连他自己也承认并未成功。但是他树立了一个典型,使后代读书人在敬佩与效法之余,不免心生感叹。

司马迁是历史学家,他的感叹如下:“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他在本文所谓的“夫子”,是指孔子;如此一来,孟子确实秉持了孔子的原则,由于看清了利之为害,就大力宣扬仁义。如果读到“梁惠王”这一问就要“废书而叹”,那么大概很难念完《孟子》全书了。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每篇再分上下,因此在编排序号上,就有十四个部分了。篇名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前六篇皆以人名为篇名,取自各该篇开头的人物,只有《尽心篇》例外。那么,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

如果是孟子亲自执笔,那么他的学生,如公都子、屋庐子、乐正子、徐子,为什么会称“子”呢?“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用于前辈、老师身上,或客套之时,孟子没有理由对这些学生一再称“子”。其次,古代诸侯的谥号是死后才定的,那么,像梁襄王、齐宣王都是比孟子晚死的,孟子怎么可能知道他们的谥号呢?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覆,就是:孟子完成了《孟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他过世之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再加以修订出版,因此会有上述两点情况出现。

关于孟子的生平年代,至今并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372至289年之间,亦即战国时代(公元前475至221年)的中期。当时存在的还有二十国左右,其中七国争雄,都想兼并天下。合纵连横的谋略大为盛行,而孟子依然以自信的口吻说:“仁者无敌。”由于没有一位国君可以做到仁者,因此孟子的理论也无法获得验证。但是,光是凭着他与梁惠王(亦即魏惠王)与齐宣王这两位大国君主的对话,能让他们时而惊喜,时而沮丧,时而愤怒,时而盼望,虽然最后没有产生重大成效,也足以流芳千古了。

活在乱世之中,孟子的一些小故事并无确切的证据,譬如,他小时候,母亲担心他受情况影响而“三迁”;他念书不用心,母亲就“断机杼”;以及,母亲不允许他为小事而休妻等。圣贤身边总是围绕着一些具有积极意味的故事,不过,对孟子来说,能够学习孔子之道,温故而知新,加以发扬及应用,进而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以实至名归的方式被尊奉为亚圣,或许这才是值得一争的千秋啊!

(l来源::深思)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