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学知识

“溜须”与“拍马”来历

2023-12-21 国学知识 538

我们现在常常把“溜须”与“拍马”这两个词连在一起使用,泛指那些迎合、奉承、献媚的丑恶现象。其实,在古代,这两个词虽然表示的意思一样,却是来自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

“溜须”一词与北宋奸臣丁谓有关。据《宋史·寇准传》记载,丁谓最善观颜察色,采取了一系列旁门歪道以迎合真宗皇帝,使自己官职高升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一直在寇准手下混事。由于寇大人刚正不阿,又是真宋最信赖的重臣,丁谓生怕自己做的那些坏事被寇大人上奏给皇上,虽然心里狠的痒痒,但也对寇大人畏惧三分,平时见到寇准总是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有一次,丁谓与寇准在一起吃饭,看到寇大人的胡须上沾了一些饭粒,便赶忙上前为寇大人溜须拂拭,并盛赞其胡须。寇准早看出丁谓的肚里装着几根花花肠,对丁的行为极其厌烦,此刻看着丁谓奴颜卑乞的样子又气又笑,实在忍不住,便损了丁谓一句:“参政是国之大臣,难道还有为官长溜虚的宰相吗?”羞的丁谓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此事一经传出,人们便称丁谓为“溜须宰相”。后来,“溜须”一词便成为讽刺献媚奉承的俗语流传开来。

而“拍马”一词则出自我国的西北地区。在古代,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人们都以养有几匹好马而自豪。

现在我们看奥运会里的赛马,个个屁股光滑而隆圆,这是好马的标志。古时路人相遇,发现对方骑着一匹好马,会下马欣赏,并情不自禁地拍着那隆圆的马屁股称赞:“好马,好马!”这话在这里使用,并没有讨好献媚之意。

可是,貌似一个普通的词,却让那些喜欢趋炎附势的人给践踏了,他们见到有钱有势的人,虽然眼见胯下骑着的是一匹并不出众的马,但是为了讨好巴结主人,也要拍着马屁股奉承一番“好马、好马”。就这样,“拍马”一词被演化成了一个贬义词而流传下来。

因为“溜须”与“拍马”两词意义相同,为了加重语气,人们便巧妙地把这哥俩连在了一起使用。

(l来源::立本)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