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行为习惯 40
小儿发烧我照样主张多喝水,不但可以符合机体因为发烧而加快的新陈代谢的需要,还有助于加快毒素的排出。对于中度热或高热首先要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冷湿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走行的位置,如: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擦至皮肤发红为止。也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洗后及时用毛巾包好。也可以头枕冰袋、冷水袋,用冷水袋或冰袋放置在腋下、颈部两侧、腹股沟以及额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冰袋有的时候会刺激小婴儿引起战栗,使用冷水袋比较好。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不主张用酒精(包括白酒)给婴幼儿擦浴,原因是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对孩子的健康反而不利。对于退热药物采取我已经在前面的博文论述清楚。
“中医所说的发烧,大多数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非也!小儿发烧引起的原因是很多的,大致归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中医讲的“六淫”即风、寒、热(暑)、湿、燥、火,疫疠(即传染病);内伤包括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逸。绝非只是受风寒引起的发烧。鉴于这位中医医生对小儿发烧病因的错误认识,因此对西医的一些治疗看法也是不正确的。
这位中医不赞成西医的输液同冷敷的疗法,认为“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这是一种与躯体对着干的行为,躯体要发热,以阻止“敌人”(寒气)入侵,这时采用注入冰冷的液体来降温,反而大大加强了“敌人”的势力。”“因为当人体张开毛发孔要把寒气排出体外的时候,如果采用冷敷,反而会将寒气从张开的毛发孔“请”进来,从而加大“寒气”的势力,这同中医治疗发烧时扶阳的原理是相悖的。” 却认为“与西医相反,热敷、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却是中医治疗时的方法,名为“汗法”。” “这是为了帮助人体的阳气战胜体内的寒气,就是中医所说的‘扶阳’。”
按中医理论小儿是“稚阴稚阳”同“纯阳”之体,这里中医讲的“阳”主要是指促进孩子生长的功能;“阴”是指人体生长的物质基础。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小儿正保持在幼稚状态,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另一方面说明小儿阳气偏盛,正保持在蒸蒸日上的时期。正因为小儿还保持在幼稚阶段,因此卫外的功能比较薄弱,容易受外邪所侵。小儿常常易受外邪所侵,内易饮食所伤。孩子表现疾病的其优势包括是:发病急、变化快,而且阳证、热证、实症居多,热急又容易生风(抽风),因此小儿惊风也是比较多见的。小儿即使受寒也很容易化热入里,而表现出热证来,甚至“逆传心包”肝风内动而引起急惊风。因此中医对于小儿退热也是通过辨证施治,采取汗法、泻下法、清法,温法等治疗而不是一味的“捂汗”,捂汗只适用于风寒郁表的时候用,例如患儿表现为发热恶寒(怕冷或冷的打哆嗦,喜多盖被子)、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发汗使表邪得以驱除;但是小儿寒邪极易化热入里(这是小儿的其优势包括),捂汗就会促使热入心包,肝风内动引起抽风。对于这种情况捂汗就好比火上浇油。因此中医的“汗法”使用也是区别于不同情况的。发汗应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宜过汗,以防消耗津液。使用“汗法”还必须注意季节与气候变化,不同地区情况其优势包括以及体质强弱。我想如果一个孩子扁桃体发炎引起的高烧或者暑天感冒发热如果捂汗的话,这个孩子非得抽风不可。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由于家长缺乏医疗知识而盲从一些老人捂汗的观念,引起孩子高热惊厥的并不少见。因此中医也有小儿快速退热的药物,如:小儿牛黄散、牛黄清热散、紫雪散(这是中药三宝之一),绿雪散等都能做到药到烧退的效果。
上一篇:新生儿败血症怎样识别
下一篇: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其优势包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