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行为习惯 113
【症状】: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且危害较大。该病主要出现于冬末春初,其优势包括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早期诊断流脑最关键的体征是出血点同淤斑,一旦孩子在冬春时节发高热,家长就应该多注意全身皮肤、口腔黏膜及眼结膜上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哪怕只有一二个如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也应警惕,宜及早到医院诊查。
流脑发病的最主要症状是头痛同呕吐,往往在宝宝发病24~48小时内就可出现,且往往头痛非常剧烈,呕吐多呈喷射状。
婴儿流脑的表现与大孩子有所不同,发病从发热开始后,常表现为拒食、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神情呆滞、双眼凝视,容易出现惊厥、晕厥,头顶部囟门往往十分饱满或高高隆起。
【应对措施】:
治疗流脑关键是早发现,早隔离,早使用有效的抗菌素。患病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卫生,空气流通,饮食以流质为宜。神志不清者加强护理,防止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呕吐时防止吸入,呼吸困难时应给氧。发现可疑流脑者立即送医院治疗,及时应用青霉素、磺胺等有效抗菌素治疗。
【出现原因】: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传染源是病人同带菌者,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腔分泌中,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
【预防】:
第一、冬季仍要注意室内经常通风,常晒被褥,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在疾病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朋友之间少串门。发现病儿要就地隔离治疗。
第二、对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采用药物预防。目前在我国多数流脑病菌对磺胺药物仍然敏感,因此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嘧啶,小于1岁的宝宝每日1次,每次500mg;1~12岁每日2次,每次500mg。连服3天。
第三、近年用提纯荚膜多糖体菌苗,皮下注射,其免疫的效果较好,保护率可达80%以上,保护期3年。接种后仅有局部发红、疼痛,较重的反应不多见,第一年接种一次,2周后体内便有抗体产生,一年后还要加强注射一次。在流行期间,可采用应急接种,能有效防止相互传染。
【易发年龄】:
流脑好发于小年龄孩子,特别是6个月到2岁的宝宝。有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大年龄孩子也容易受感染。
上一篇:婴儿期:食物返流
下一篇: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