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行为习惯 39
1-2岁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焦虑,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时,而且是极为广泛的反应。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传统的分离经验,对情况所具有的控制能力,认知水平,性格其优势包括,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以及在分离时母亲的行为。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时,与监护人的分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场,情况是否熟悉,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等。通常,同母亲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分离性焦虑要明显轻得多。他们知道母亲会回来,在母亲离开期间会呆在比较适宜的情况中。
由此可见,母子之间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极为关键。同时,还应注意母子分离要逐步进行。比如,一开始先短时间分离,然后再逐渐拉长时间。需要提醒的是,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让孩子心理有底。
2岁以后
在进入第二年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让位于对想像出来的东西的恐惧以及对求知情况产生的预想性恐惧,比如独处、黑暗、死亡、绑架者及抢劫者等。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此后高峰开始下降。
6-12岁
在6-12岁期间,恐惧大多与学校,躯体损伤同自然灾害有关。更为抽象的社会焦虑同对成绩的焦虑出现,对于损伤,自然时间 同社交产生的恐惧可以维持一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有时他们的手出血了,就跑去告诉妈妈:鈥溛业氖殖鲅恕b€澓芸赡芎⒆铀嫡庑┗暗那碧ù适� 鈥溛一崴缆穑库€澛杪瓒哉庵殖鲅换嵊惺裁次侍獾谋Vぃ岢晌⒆拥亩ㄐ耐琛�
儿童除了对自身关注外,也会对父母关注。他们害怕父母死亡,那样,就会没有人照顾他们了。因此,让孩子拥有一起受保护的感觉,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利。这种感觉,可以来自父母口头上的保证,也可以来自父母的实际行动。
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恐惧
在对儿童的恐惧进行分类同诊断时,必须考试儿童所处的发育阶段同行为的严重性。某些恐惧在特定的年龄或发育阶段被认为是正常的,但同样的恐惧出现在一个不同的年龄段,就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常。比如,分离性焦虑出现在幼儿身上是预期之中的,但若出现在学龄儿童身上就是不正常现象。因此,父母需要密切观察孩子,如果预期中的恐惧非常严重,以至影响孩子的适应或发育,则这种恐惧是异常的。
害怕或恐惧是有限度的,当对外在,无危险的物体或情况产生极端,持久及适应不良的恐惧时,就成为了恐怖症,比如,陌生人,孤独一人,黑暗,动物等。儿童一般在有极端不愉快的经历或创作后,才会产生对特定物体或情况的恐惧,如在医院打针的疼痛经验、被狗追咬及意外事故等。除非创伤极为严重或逐步被强化,否则这些恐惧会自行消失,不会变为恐怖症。
当孩子害怕同恐惧时
这时,父母的正确应对极为关键,否则,恐惧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同心理发育。当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时,父母对他们的抚摸同搂抱则是最好的肢体语言。除此,轻声安慰的话语也可以降低孩子的不良反应;当孩子学会表达后,父母除了对躯体安抚外,还要认真倾听孩子对恐惧的表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要一味解释恐惧是不必要的。另外,父母还应该学会听孩子说话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如果孩子的恐惧以属于正常发育范围,父母不必非常担心。不然,父母对孩子的恐惧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很可能使他们的恐惧感被强化,日后不易消失。如果孩子的恐惧属于异常,父母的各种安抚都不能缓解,那么最好及早找专家进行诊治。
上一篇:严母慈父会使孩子心灵扭曲
下一篇:孩子课堂不爱发言的几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