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行为习惯 102
现状:儿童高血压紧逼小胖墩
儿童高血压主要分为两种,继发性同原发性。继发性的高血压主要由其他疾病引起血压异常,比如肾脏、心血管、肾血管、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原发性的则是与孩子饮食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肥胖、饮食过咸、长期精神紧张、熬夜、性格急躁、噪音等都易诱发高血压。虽然儿童高血压80%以上都是继发性的,但原发性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青少年高血压多为原发性的。
高血压的遗传因素也是儿童被"偷袭"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研究证实,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高血压。除了基因遗传作用之外,共同的生活情况同习惯都可能会使家族出现多发病的倾向。比如,家长本身就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孩子也会不可避免多吃一些,这样就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如果在儿童时期,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发展成为成人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甚至引发一系列更加严重的疾病。一项20年的研究显示,43%的儿童高血压在20年后会发展为成人高血压。
对策一:每天坚持活动1小时
对于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治疗应以减轻体重为主。控制体重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血脂异常同胰岛素抵抗。研究结果表明,BMI减10%,血压短期内下降8鈥�10毫米汞柱。
爱上1项活动。孩子天生就爱玩,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刻意培养孩子对某一项活动的热爱,特别是本身就超重的孩子。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都是不错的采取。孩子在活动的同时,不仅能锻炼躯体,还能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减少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类疾病的发病率。
找1个玩伴。结伴活动可以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家长可以基于孩子的自身条件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找两三个人一起打球。一起活动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去竞争,去锻炼。
活动1小时。这是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对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运动时间的规定。据研究显示,青春期的孩子每天活动应该不少于1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体质,保持吃、动平衡。
对策二:饮食 少盐、少糖、少脂肪
想要远离高血压,最关键照样从生活方式入手。饮食是其中尤为关键的,而又以控盐为重中之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同食品中的盐量。对于孩子来说要更少一些。英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报告表明,儿童高盐饮食会引起血压升高,并增加日后患心脏病同中风风险。
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三少:最好为孩子单独准备盐量少一半的食物,婴儿食物则不要加盐;"洋快餐"等含脂肪、含盐较多的食品让孩子少吃;碳酸饮料、糖果等过甜的食品给孩子吃的时候最好定时定量;晚上不要吃太多零食;少下馆子;多吃新鲜蔬菜同水果;培养孩子对天然食物的兴趣。
对策三:必备 买个专用血压计
活跃好动的孩子不太容易发现躯体的异常,也很少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很多轻度高血压患儿在初发期都察觉不到什么异常。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哭闹、非常兴奋、心慌气急、呕吐、惊厥、发热、浮肿等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2鈥�5 岁>115/75毫米汞柱,5鈥�10岁>125/80毫米汞柱,10鈥�14岁>135/85毫米汞柱。
基于受检者上臂的粗细、长短等因素,血压计专门有为孩子准备的型号。加上由于孩子心脏射血量少,动脉壁柔软,测出的数值也会同成人不同。因此家中有超胖儿童、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最好为孩子准备一个血压计,可以随时监测以便控制。
给孩子测量时一定要先让孩子安静10分钟,然后仰卧或者坐在凳子上,将右侧手臂裸露伸直、向上,测量时应注意肘部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有家族史同超胖儿童,最好每3个月测一次血压,每次随机测量3次取平均值。普通儿童每年体检时检查一次即可。
上一篇:如何帮助儿童克服幼儿园的恐惧感
下一篇:儿童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