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行为习惯 33
我们从小到大都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是美好的事情,有的是可怕的事情,但是无论是那种事情,既然已经出现,我们都要坦然的去面对,不是总说人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是一次成长的嘛。我们不要总想着回避那些不好的事情,使我们焦虑、恐惧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都要面临的问题。
我4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迷路的经历,到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一个人在大街上边走边哭的样子而且当时心里特害怕。一直念叨的妈妈会出现。长大后在面对陌生情况时,我还会有一些不适应虽然我的防御机制会强很多,可以说总比一般人要强,但我无论独自去到什么地方得时候,总能清楚地记得归去的路,从来不会迷失方向感。这可能算不上一个很大的创伤,只是童年的一个不良的经历。但这件事就算比较严重了,小时候去农村玩,走到桥附近,过来一群牛,当时我都吓傻了不知道躲避,牛都已经走到我的面前,我还站在那,直到后面放牛的人赶过来看才发现小小的我都已经吓的坐在地上呆呆的看着,事到如今,我还比较害怕接触动物,特别是近距离的接触,莫名的恐惧就会出现,甚至蜻蜓,蝴小虫子我都会怕,这种情绪已经泛化了。泛化也是心理学里面词语。
现在自己也已经是当妈妈的人了,更加重视同关心孩子一些教育问题教育方法。并不是学习一些字、会背古诗、会讲故事掌握某方面的艺术才能,而是学习如何同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模式、好的教育样式形成一个成功的亲自关系。
因为当妈妈的我知道要让孩子时刻感受温暖同安全感,在心里让孩子觉得父母就是一个高大的守护者,无论什么都能去保护她。
目前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中,包括强制性神经症、、社交恐惧,适应障碍甚至学习问题等,大多都同儿童时期的经历或者说是早期的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在成长中如果这个创伤被某一件事情激起可能就会引起心理上的问题。儿童早期经历极大地影响着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即人类大脑的实际结构是由早期经历而不仅仅是由遗传决定的。
解析
一个在充满欢欣同赞扬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当然要比在充满讽刺同训斥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更有信心更有感恩的心,而且更懂得欣赏同宽容他人。
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同谐比较稳定,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友善且容易接触。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协调甚至是暴利的行为冲突多,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友好且同平的相处了。
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已经给孩子慢慢的爱,但孩子由于缺乏父爱,在成年后就会喜欢比自己大的男生,有恋父情结,我这里说的比较概括,但就是为了说明,儿童早年的缺失,直接会影响到成年的采取。
精神分析学家曾说,早年的心理创伤会以做梦的形式出现,如果有事件刺激,也会呈现片段,连续的影像在脑海,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学会去面对这样的创伤,才能更好的塑造人格同性格。
上一篇:小心优越感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