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行为习惯 58
心理学荣格曾揭开了人类个体命运的密码,他说:性格决定命运。荣格认为,人自身并非是由自己主宰的,而是由一些我们不自知的力量控制。他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路,而你称之为命运。”即是他认为这些不可控的力量实则是来源我们的潜意识部分。而潜意识并不只是生长发育阶段压抑作用的总合,潜意识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正面效应,它赋予人创造力,帮助人追寻、找到、确立生活的意义,也正是由于潜意识它使不同的人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性。
什么是性格?
心理学上对性格定义是: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由认知、情感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生活里,我们的喜怒哀乐大都与我们的性格息息相关,我们的处世作风实则就是我们性格的显性体现,比如,有些人说话总是夹枪带棒,而有些人却是能同很多人同睦相处,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与人间性格的差异。
那既然如此,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认为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具体为:
婴儿从出生那日起就开始受到情况的影响,并也开始逐渐形成一定的态度同习惯。
3岁前:性格萌芽期。自我意识同道德意识开始产生。
3-5岁:性格雏形形成。但这一阶段,性格并不稳定,极易受情况的影响。
7-8岁:弗洛伊德认为,此时一个孩子的性格基本已经定型。因此他十分关注孩子的童年质量同意义。可见,幼儿期的性格培养同教育是十分关键的。
那么既然如此,究竟又是什么在影响同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呢?
人格心理学表明内因同外因,遗传与情况都对人格的塑造具有极大的作用。心理学家米尔曾解释过先天就具有异常人格倾向的人,他认为如果在一个平稳、安定的情况里,这类人是不会成为精神病的,这也足以可见,抛开遗传的因素,情况对一个人的作用有多厉害。
人格心理学家欧阳萌君曾归纳过资优者人格成长的三大因素,她认为具体表现在:
一家庭方面:父母对资优者的教育历程、职业生涯、未来发展同人生态度等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二是学校方面:教育制度不够弹性化会使大多资优生无法发展个人的潜能
三是社会方面:社会期望过高,会使他们难以调试同确认自己的定位。
后面两个因素,很多时候都不太受我们个人的意愿控制,但关于家庭教育,却是我们父母可以学习,也值得学习的部分。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多大作用?
(1)专制型的家庭:这种类型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十分苛刻,父母喜欢过度干涉孩子的事情,引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丧失独立性同自主性。这种家庭情况中成长出来的孩子极易形成抑郁情绪,对社会的适应性也比较差。
(2)溺爱型家庭:此类型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幼稚放肆,缺乏独立性等
(3)教育理念不统一的家庭:这种类型家庭通常会使孩子形成推卸责任的性格,他们会认为,不管我犯何种错误,家庭里总会有人支持我,保护我,为我开脱。
(4)民主型的家庭:这种家庭,父母常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常会同孩子做及时的沟通同调解,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通常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以及高自尊,责任感也会十分高。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是不可忽略的。人格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能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
因此关于性格,特别是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家长首先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对于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家长来说,他的大多数孩子也会学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相反,如果他的父母有丰富的感情,他的孩子将更能以情感的方式对周围的情况做出反应。
人是关系动物,是活在关系之中的,客体关系认为,孩子成年以后处理自己与世界任何的关系都可回溯到童年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因此对于孩子性格的培养,及其关键的实则应为亲子关系的培养,那关于亲子关系,最后对家长们做几点建议:
1.放弃头脑中的完美孩子,不改造孩子,因为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反抗。
2.真诚的与孩子沟通,不扮演“君臣游戏”
3.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
4.相信孩子,给予他安全感,信任感
5.不利用爱去制造内疚,不带以敌意的深情
6.允许孩子犯错,孩子犯错后教他如何解决问题就OK了,家长不要加戏
7.尽可能的无条件接纳孩子
找儿童心理、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云心教育免费提供超全的学习资料,知识框架、学霸笔记等,还有知识比赛、兴趣交流等运动哦!关注云心教育,掌握最新动态。
上一篇:“不陪”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下一篇:儿童的五大心理学经典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