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为习惯

小学生跳楼! 孩子心理不健康到底有多可怕?

2023-12-21 行为习惯 69

现金社会尽管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众多家长学校的重视,可每年各地照样出现很多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教育不均衡问题没有解决,很多措施无法落到实处。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孩子一起学习

1、铺天盖地的信息如何辨别?

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各种纷杂的信息,孩子没有足够的判断力、自制力,极容易被误导。也有些孩子非常早熟,做一些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事情。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关键的作用,必须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大人们教育孩子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对,比孩子多的那你几十年阅历就是你的资本,千万别吝啬发挥它的作用哦~

最基本的就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这里杏妈建议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尽量帮孩子筛掉负面的东西。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日渐成熟,有些东西就不要再回避了。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从书本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更关键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

2、逼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全天下所有爸爸妈妈的心愿,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奥数班、补习班、兴趣班,孩子的业余生活被全部填满,完全没有了自由。比起以前“放养”式的家庭教育,现代的父母太关注孩子了,让孩子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开放的,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特征。也许父母过分的“爱与教育”会禁锢住本应该飞翔的翅膀。

其实在孩子有自己的采取判断能力之后,父母更多的应该是去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绑架他们的时间。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周末可以带孩子去亲子乐园,陪孩子做游戏、玩耍,解放他们的身心。事实上,玩不仅是一种放松,一种陪伴,还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3、家长有关心过自己心理健康吗?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情况,各位家长们拼命工作,挤破头去升职加薪。工作压力大、烦心事多,常常熬夜加班。时不时还有个办公室摩擦,同事之间竞争激烈、落井下石。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家长还会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

另外还可能存在夫妻不睦,经常当孩子面吵架,甚至动手。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家长有强大的自我情绪管理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你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妨建议可以看书或者适当的求助心理医生。做家长也是一门学问,逐步学习优化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家长。

学校是另一个家,学生是老师的孩子

1、学生负荷重,老师压力更大

记得自己照样小学生的时候,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动画片了,哦对了,那个时候叫《动画城》、《大风车》,满满的年代感有木有。做完作业,正好赶上看动画片。

说这个,是想说我们那个时候的作业真的不多。而现在,小学生作业多得动不动就得写到十一二点。表姐也跟我抱怨过,她家孩子从来没在十点之前上床睡觉过。

现在小学生放学时间是早了,但是作业变多了,相当于把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挪到了家里。这与很多学校的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是分不开的,试图通过繁重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种方式其实得不偿失的,写不完作业的学生多了,老师们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了。对于写不完作业的学生,老师是批评好?照样原谅好?万一批评了,孩子心理脆弱跳楼了怎么办?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快乐学习

关于学校教育,很早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关注学习成绩无可厚非,但是也别忘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建设。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而需要学校老师给与更多的关心爱护,让学生在心理上爱上学习。盲目的加重学生压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性格迥异,在智力上也会有不同的差距,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讲求技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于有内向自闭等倾向的孩子,尤其需要多加重视。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课,帮助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孩子,助他们走出阴霾,走到阳光下。

说了这么多,希望家庭学校教育不能一叶障目,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它躯体健康一样关键,它比学习成绩更加关键!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儿童心理、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云心教育免费提供超全的学习资料,知识框架、学霸笔记等,还有知识比赛、兴趣交流等运动哦!关注云心教育,掌握最新动态。

l来源::花花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