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安全

婴儿意外伤害:外耳道进了异物

2024-01-17 儿童安全 42

  外耳道进了异物

  【情景再现】

  宝宝常常喜欢将豆豆、玩具上的小零件、小石头等小物件塞于耳内;昆虫也可飞入或爬入外耳道内,故外耳道异物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及非生物性三类。

临床表现依异物的大小、种类、位置不同而不同。

小而无刺激性的异物如小石头、小球、玩具小零件可长期存留而无任何症状;较大的异物则可引起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反射性咳嗽等症状。由于活的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在耳道内爬行骚动,可引起剧烈耳痛耳鸣;而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引起植物性炎症刺激、压迫外耳道,引起胀痛。一般异物位置越深,症状越明显,靠近鼓膜的异物可压迫鼓膜,出现耳鸣、眩晕,甚至引起鼓膜及中耳损伤。

  【应对措施】

取出异物的方法应基于异物的大小、形状、位置、性质、是否合并感染、以及患儿的年龄而定。

l 圆形光滑的异物如小球、小豆,可用异物钩或小刮匙等器械顺空隙越过异物将其钩出,切勿用镊子夹取,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嵌在峡部或损伤鼓膜。操作中,特别是小儿不配合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细小的异物则可用冲洗法洗出。

l 对于活的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先滴入甘油或香油将其淹毙,或将2%的卡因、70%酒精以及对皮肤无毒性的杀虫剂等滴入,使其麻醉瘫痪后用镊子取出或冲洗排出。对飞虫也可试行用亮光诱出的方法。

  l 已泡胀的异物,先用95%酒精滴入,使其脱水缩小后再行取出。易碎的异物则可分次取出。

l 对不合作的患儿,可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异物过大或嵌入较深,难以从外耳道取出时,可作耳内或耳后切口,取出异物。

  l 如外耳道有继发感染,应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取异物。

l 异物取出过程中,如因损伤外耳道而出血,可用碘仿纱条压迫止血,涂以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次日再取出异物。

  【预防】

  经常检查玩具有无螺丝钉等松脱;检查衣服,看有无扣子松脱;检查桌面及其他宝宝能触及的地方,看有无小珠及类似物品。

  【易发年龄】

  1岁以后。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