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 儿童安全 73
炉灶是人们平常生活同生产中常用的加热设备。炉灶的形式很多,按使用燃料的不同,可分为煤、柴炉灶,液化气炉灶,煤气炉灶,天然气炉灶,沼气炉灶,煤油炉等。煤、柴炉灶还设有烟囱。
炊事是指人们利用炉灶等加热设备进行做饭、炒菜、烘烤、蒸煮等作业,与平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家庭炉灶的使用同炊事用火涉及千家万户,而出现在这些方面的火灾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必须重视家庭炉灶及炊事的防火。
一、煤、柴炉灶
1、火灾危险性
(1)炉盖、炉筒。炉体表面的辐射热或窜出的火焰、火星引燃附近可燃物。
(2)建筑物的可燃构件、可燃物质与炉筒或烟囱靠得太近,而被炽热的烟道烤着或烟道裂缝窜出的火焰引燃。
(3)炉膛内燃烧的煤。柴碎块迸溅出来,落在周围可燃物上起火。
(4)在炉旁烘烤衣物或用易燃液体点火出现燃烧或爆炸。
(5)将未熄灭的炉灰倒在可燃物上或被风刮到可燃物上起火。
2、防火措施
(1)炉灶同烟囱与可燃构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金属炉体、炉筒与周围可燃物构件的距离应为70一100厘米;砖砌炉灶的门与可燃构件的距离应为37厘米;火墙为30一37厘米。如达不到要求,可用石棉瓦、砖墙。金属板等不燃材料隔开,在木质地板上设置火炉时,必须用砖坯铺成厚度不小于14厘米的隔热炉垫,并在炉门前用70厘米 x 50厘米的不燃材料覆盖地板。
(2)砌筑炉灶、烟囱等,要采取合适的建筑材料。一般在粘土内掺入适量的砂子,可防止因高温引起开裂。
(3)烟囱在闷顶内穿过保温层时,在其周围50厘米内应用难燃或不燃材料做隔热层,并高出保温层60厘米以上。保温层上部应盖上炉灰,严禁在闷顶内开设烟囱清扫孔,烟囱表面应刷成白色,高出屋脊。
(4)修建烟道时,分烟道与主烟道交接不要直接串通,人口之间差距不小于75厘米。
(5)炉灶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不得在炉筒上烘烤衣物。使用炉灶时,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可燃液体点火。扒出的炉灰,要用水将余火浇灭或降温后才可倒至安全地带。
上一篇:家庭安全注意事项
下一篇:居家安全:孩子误食电池该如何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