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礼仪知识

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

2023-12-25 礼仪知识 191

在小朋友提出要求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用“请”字,而且在接受了帮助以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说了“谢谢”。在经历了刚才送礼物那个场景以后,对于谢谢,小朋友们有了大致的概念,因此这次在经过引导以后,大部分孩子都说了谢谢。

孙老师打开了音乐,让孩子们在教室里跳舞,孩子们高兴地扭来扭去,兴奋之余,难免就有了磕磕碰碰。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撞了滔滔一下,那个小朋友扬长而去,滔滔愣了愣,追上去推了一把,然后心满意足地回来继续跳舞。过了一会,好好被小朋友撞了一下,同样的,撞到她的小朋友没有任何表示就快乐地跑开了,好好打了个踉跄,站稳了以后愣了一会,又加入到跳舞的队伍中去。

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总是免不了会有碰撞,跳舞途中,共出现四次碰撞事件,撞人的小朋友都没有说“对不起”。后来在老师的干预下,撞人的小朋友才勉强对被撞的小朋友说了“对不起”。

小插曲:在进行Step 4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站在教室的角落里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滔滔拿了一把小椅子给我:“阿姨,给你小椅子,你坐着看吧!”我受宠若惊,连声说:“谢谢!”滔滔说:“不用谢!”接着有好几个小朋友给我拿来椅子。从一开始他们不会问好、不会说谢谢到现在主动来招待我,还对我说:“不用谢!”看来,今天的观察试验照样小有成效。

  当孩子开口说话时,你就该教他……

  见到认识的人时,应该主动说:“你好。”

  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

做错事情或者影响了别人时,应该说:“对不起。”

  想要别人帮助时,应该说:“请。”

  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应该说:“迎接。”要主动招呼客人,给客人倒水、拿水果。

  离开的时候,应该说:“再见!”

  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打断别人的话。

  爱心建议

做个好榜样。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因此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有客人来做客的时候给予热情地招待;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以后,对别人说谢谢;在收到礼物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你一起写感谢卡等。有了你的示范,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你的做法。

有些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一般都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这样做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安静,但是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他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一起玩?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他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因此,当有客人来访时,你应该向孩子介绍一下来的是什么客人,再向客人介绍一下你家的孩子,并让孩子帮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千万不能把孩子排斥在外。

设置场景。有的时候孩子学会了礼貌用语,但是却不知道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比如我们在做观察的时候,本来孩子应该说“谢谢”,可是却说了“阿姨好”。因此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见到外人的时候热情地打招呼,教孩子说“你好”,走的时候教孩子说“再见”。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能够给孩子实际的体验。

不要强迫孩子。不要认为孩子这么小,就能够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些叛逆。很多家长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强迫孩子,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着不叫人,家长就拉着孩子,拼命地让孩子向客人问好,结果以孩子大哭而告终,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反作用。孩子不肯说,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害羞,也许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就是犟着不肯说的话,家长可以暂时放弃,等到孩子平静了以后,再告诉他:“这是应有的礼貌,你去别人的家里,也希望他能够热情迎接你呀。” 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