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3 礼仪知识 150
在体育比赛评分规则之外,还有一些“潜规则”存在着,它们有时候甚至可以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例如在名堂溜冰、跳水、体操同艺术体操比赛中流行的“印象分”。有时候,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的知名活动员由于参加世界性的比赛场次多、成绩好、名气大,在裁判心目中积累起良好的印象,因此同样的一套动作,可能就会得到比其他国家同地区选手高的印象分。
但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观众眼中,印象分是不公平的存在。例如有人分析说,在雅典奥运会上才终于“修成正果”夺得跳水冠军的郭晶晶,前两届奥运会没有拿到冠军,除了技术与经验外,她与伏明霞的印象分相差较大也是一个关键原因。再者,雅典奥运会上著名的“嘘裁判事件”也暴露出某些裁判评判中的人为因素。当时,俄罗斯体操名将涅莫夫受到评委的不公平打分,长达8分半钟的观众嘘声响彻体操馆,最终迫使裁判改判。
在实际操作中,印象分已经既成事实地存在着,而且也不可避免,因此观众只能冷静对待这种打分方式,并善于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体育节目主持人张斌认为嘘声是观众作为弱势群体的惟一表达方式,比赛可以要求观众理智,但不能要求他们沉默,没有了观众的嘘声,也就没有了掌声同精彩。
在满场整齐响亮、持续不衰的嘘声中,体操裁判终于改判涅莫夫的得分,而如果涅莫夫自己去与裁判说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也是观众嘘声的力量。然而多数时候裁判不会向观众妥协,就好像我国三剑客在雅典击剑赛场上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一样。这时候如果没有更加合适有效的表达方法,观众只能学会接受事实,以平同的心态继续观赛。
不过印象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活动员后天的出色发挥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相信随着我国活动员在国际大赛上知名度同成绩的提高,其印象分也会发展高。
上一篇:礼仪知识:互相尊重是最基本的礼仪
下一篇:礼仪知识:幼儿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