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儿童健康 43
(一)发病原因
病毒呈长短不一的线状体,直径70~90nm,长0.5~1400nm,内1含直径40nm的内螺旋壳体,大多呈分枝形,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 RNA,约长19kb,能编码核蛋白及VP35,VP40,VP30,VP24,糖蛋白(GP)同RNA聚合酶等7个结构蛋白,其中GP基因对EBOV复制有独特的编码同转录功能,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芽生方式释放,然而该病毒复制的具体步骤尚不清楚,病毒外膜由脂蛋白组成,膜上有 10nm长的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为病毒的糖蛋白,病毒可实验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的细胞,在Vero-E6细胞中生长良好,且能出现致细胞病变作用,埃博拉病毒主要分为四个亚型:扎伊尔型(EBOV-Z),苏丹型(EBOV-S),科特迪瓦型(EBOV-C)及雷斯顿型(EBOV-R),不同亚型的特性不同,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两者对人类同非人灵长类的致死率很高,雷斯顿型同科特迪瓦型对人的毒力较低,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但对非人灵长类具有致命性。
(二)表现症状
本病是一种多器官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肝,脾同肾,潜伏期3~18天,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病,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时而有腹痛,发病 2~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出现意识变化,如谵妄,嗜睡,此期出血常见,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孕妇出现流产同产后大出血,病程6~7天可在躯干出现麻疹样斑丘疹并扩散至全身各部,数天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重症患者常因出血,肝,肾衰竭或严重的并发症死于病程第8~9天,非重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大多数患者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痛,可呈游走性,以累及大关节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肌痛,乏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或耳鸣,眼结膜炎,单眼失明,葡萄膜炎等迟发损害,另外,还可因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肺炎等。
EHF暴发流行中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血清存在EBOV IgG,无症状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大,其病毒水平低,感染后在短期内被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清除,炎症反应可于2~3天内迅速消失,从而避免了发热同组织脏器的损伤。
(三)治疗方法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