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健康

非性病性梅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024-02-28 儿童健康 77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地方亚种 (T.subspecies endemicum)亦称地方性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是梅毒病的病原体。 又名苍白密螺旋体。 是小而柔软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密螺旋体),形如金属刨花,长度为5-12μm,平均约8-10um,直径小于0.2μm(一般 0.09-0.18μm),有8~12个整齐均匀的螺旋;肉眼看不到,运动力较强。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其末端呈卷曲状。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螺旋是规则的。 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此被命名为苍白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对干燥极为敏感,阳光照射干燥情况都能很快使它死亡。

  本病临床表现颇似性传播梅毒。

  一期口腔病灶不易被察觉,表现为无痛性炎症反应。

二期损害表现为口咽部黏膜斑,表现为黏膜圆形或长条形,灰白色斑块,边缘隆起,隆起边缘宽约1~2 mm,中间凹陷。口角开裂性丘疹,湿疣(condylomatosis),骨膜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手掌及足底部常有角化过度,可类似于多种皮肤病,损害分布广泛、对称、境界清楚,不痛不痒。患者可能由于一期症状不明显,而以口腔科为首诊,因此,熟识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梅毒)在口腔黏膜的病损表征,及早准确诊断梅毒十分关键

三期临床症状更为突出,包括皮肤、鼻咽部、骨等处出现树胶肿性损害,这种破坏性损害即称为毁形性鼻咽炎(gangosa),常多于雅司。喂养感染性要儿的母亲还可见乳房树胶肿(gumma)。皮肤病变常有结节性梅毒疹,高出皮肤表面,常呈铜红色,触之硬韧,损害破溃后形成溃疡。近关节结节,在髋、肘、膝及骶等大关节伸侧附近,可出现坚硬的无痛结节。

  由本病病原体引起的先天性病例、心血管或神经梅毒病例极少见。

本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皮肤或黏膜标本直接暗视野显微镜下找螺旋体阳性抽血送血清学检查有无相应抗体的存在。由于苍白密螺旋体三种亚种在形态、抗原结构,甚至DNA同源性方面基本相同,无法将它们各个区别。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加以诊断。对生活在流行区的有慢性皮肤及骨损害的患者应疑为地方性梅毒可能。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