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儿童健康 67
狂犬病简介: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
狂犬病病因:
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广泛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甲醛、升汞、酸碱情况下会很快死去,并且对热同紫外线极其敏感。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渡过潜伏期,后通过肌细胞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然后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进而入脑,并不延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延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狂犬病症状:
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
(平均约4-6周,最短同最长的范围可达10天-8个月),基于个人体质不同潜伏期的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
人类: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晕厥期
上一篇:涎腺结核解析及预防治疗
下一篇:致命的儿童流行性传染疾病怎样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