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 儿童健康 46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称为儿童多动症,该症以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以及运动过度为主要特征,估计在学龄儿童的发病率为3%-5%。,.发病率之比约为4:1-9:1。
ADHD是由George Still于1902年首先系统描述,近100年来,有关该病的名称已超过25种,包括儿童轻微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异常、多动症等,70年代学者发现注意缺陷在该症中的核心作用,该症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对于同时伴有多动症状者,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命名为ADHD。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学者们对注意缺陷的核心作用也提出了疑问,认为该症的核心缺陷可能存在于机体对信息的加工或传出(反应)过程,亦可能是机体综合信息能力存在缺陷从而对活动反应采取性抑制差。
【病因与发病机制】
ADHD的病因同发病机制至今并不明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遗传因素与情况共同影响所致,是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患。
早在本世纪初期,研究者就注意到在一些脑炎恢复期的病人表现出维持注意力障碍、冲动同脱抑制行为,在其他的一些脑损伤的病人也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于是在五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在那些没有已知脑损伤的病人如果表现出上述行为一定存在"轻微脑损伤",然而随后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脑损伤的儿童并不表现有ADHD症状,同时绝大多数被诊断为ADHD的儿童应用各种的检查方法不能证实存在脑损伤,因此学者们现已确信大多数的ADHD儿童与脑损伤是无关的。
ADHD的出现与行为的脑调节有关,发展多的证据表明在ADHD个体的脑结构同功能与正常个体存在差别,采用神经影象学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以及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一些研究结果表明ADHD个体的大脑额叶(前额叶)、基底节同胼胝体在形态上与正常对照组不同,这些部位的血流量同葡萄糖代谢也较正常人群为低。由于大脑额叶是脑的执行中枢,该中枢通过与大脑其他部位的联系,管理信息的加工,负责加工传入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情感同活动反应,研究者因此假设ADHD个体的额叶,由于与脑的其他部位的联系出现了改变,而不能正常地发挥其执行功能,这种联系的改变涉及到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其理由是能够改变上述神经介质的精神振奋药如哌甲酯对ADHD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