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儿童健康 41
夜间遗尿 病因在哪
有些学者从患儿家族病史及其染色体分析、神经内分泌及双亲遗传个性其优势包括等方面研究列举了若干遗传因素的作用,其中最多的是睡眠模式影响。也有专家发现,夜遗尿孩子的叫醒阈值过高或存在叫醒障碍。进一步研究表明,叫醒刺激反应差者对脑干有影响,使加压素的释放降低,证实夜遗尿症有较强的遗传性。
据某儿童医院报告,人在睡眠时所分泌的抗利尿荷尔蒙是白天的2.5倍,因此晚上尿液会自动浓缩,而尿床孩子的抗利尿荷尔蒙分泌不足,晚上的浓度还达不到白天的1.44倍,他们的尿液较为稀释,如果睡前非常兴奋或饮水无节制、日夜节律紊乱,则使其排尿更难以控制。专家认为,尿床儿大脑觉醒中心不够警觉,或有严重障碍,尿意敌不过睡意而在梦中“如厕”或甚至无知觉中排泄,实在不应是孩子的过错。有的孩子是因先天膀胱容量较小、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遗传基因造成,这些先天生理因素是造成遗尿的主要原因,这类患儿约占夜遗尿者总数的3/4。同时临床统计佐证,若父母皆曾是夜遗尿者,孩子则有高达99%的患病几率,若父母一方曾患该病,孩子也有44%~50%的几率,这些孩子长到其父母停止遗尿的年龄便会不治而愈,也可以提早康复。
自身生理缺失或器官病变,如尿路畸形或泌尿系统炎症、糖尿病、脊椎神经发育障碍、肾或膀胱功能不良及损伤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均可能造成孩子继发性遗尿,需要医生小心诊断。这些只占遗尿患儿的1/4左右,会随着药物、手术的治疗而痊愈。
综上所述,造成小儿遗尿的生理问题是主要的。有人认为孩子怕黑、做噩梦而遗尿,对此,芬兰科学家经研究指出,精神心理与遗尿的关系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而言,单纯遗尿患儿精神方面是好的,是夜遗尿症引起心理社会问题而不是心理社会问题引起夜遗尿症。
家有尿床儿该怎么办
首先应请医生做必要的躯体检查同化验,以便确诊病因,不应怕麻烦同怕花钱。应该说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查得准才能治得对,在检查过程中则应首先排除其他脏器性异常的可能性,若确定是原发性的遗尿,则应教育小儿与父母形成治疗的信心,并议定综合治疗方案,坚持进行医生、家长、患儿三方密切配合的耐心治疗。
我们建议5岁以上尿床儿的治疗应从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入手,具体做法有:
(1)定时入睡,不要太迟、睡前少喝水、少吃含水分较多的水果,并去厕所排空、睡前应避免非常兴奋,少讲易激动的故事,少看惊险的影视片,少做游戏。
(2)定时叫醒、一般在小儿入睡后3小时,在膀胱充盈之初,真正把孩子叫醒,使他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进入厕所排尿,这样帮助其形成起床排尿的条件反射(具体的辅助方法还有很多)。
如果以上措施在三个月后仍不奏效,就须进一步检查及进行药物治疗,并增加条件反射训练方法。
关于药物治疗,专家们在几类药物中经筛选推荐首选醋酸去氨加压素。研究结果表明,它可使大量原尿在肾脏集合管中得以重吸收而浓缩减量。基于对正常儿童与尿床儿童在夜间产尿量的对比,由于睡眠模式、泌尿功能等若干遗传因素影响,尿床儿的加压素释放量相对减少,而使夜间蓄积尿量超过膀胱容量。专家认为,以抗利尿激素治疗尿床不但可以增加尿液浓度,也可刺激患者本身的再分泌,防止以后复发。
至于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则由医生建议安排尿动力学等检查,查明是否有膀胱本身的问题,或决定是否给予其他合并药物治疗。有医师证实,经过水分限制、膀胱训练、矫正行为、药物治疗后患儿完全可以摆脱排尿障碍的困扰,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儿尿床的“小事”,已引起国际医学界关注。20世纪后临床研究逐步扩展深入,综观其发展历程,专家仍首先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认遗尿是一种较普通又易被忽视的疾病,继而从对其回首性病因的研究注意到心理、精神因素,1950年后开始从遗传及基因方面进行病因的探讨,随之产生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及药物。
小儿遗尿的发病率有几多?瑞士Deen的报告中指出,遗尿症是儿科门诊常见病,可见于5%~15%的7岁小儿中。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西方约有15%的5岁儿童、7%的10岁少年及1%~2%的20岁青年患遗尿症。我国尚无较全面的调查资料,据统计约5%~10%的5~6岁儿童夜间尿床,通常男孩比女孩多,香港的一项研究表明到7岁时仍有3.6%的儿童夜间遗尿。某儿童医院对7600位小学童调查,发现尿床比例是5.5%,据统计全台湾至少有20万个孩子到了小学仍会尿床。看来,夜遗尿的确是儿科常见病,应该引起医生同家长的广泛重视。
小儿尿床是不是病
“小儿尿床稀松平常。”老婆婆们常常这样说,致使年轻的父母总以为尿床称不上病,孩子长大就会好,或者说“就是想治疗也没有办法”,有的索性长期把孩子埋在沙袋里或者放在棉褥子上任其尿下去。
专家认为,这种无奈恰恰反映了一种无知。小儿尿床尽管不是什么致命的缺陷,但它确实是不正常的“病”。通常认为遗尿症多指儿童在熟睡时出现尿失禁的现象,5岁以后每周至少出现2次尿床者可诊断为遗尿症。如果小儿从出生直到5岁以后一直尿床,医学上称为持续性尿床,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膀胱功能不良或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如果尿床情况时好时差,间断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则称为非持续性遗尿,多是外界刺激使小儿精神紧张,情感波动造成的不自主排尿。以上情况,患儿多数没有器质性疾病。但是任其发展,长期遗尿会对孩子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使他们性格抑郁、自卑或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记忆同学习,更因为家长或同龄人耻笑、斥责,甚至不当的惩罚造成患儿心理障碍,引发不良行为及后果。此外,遗尿还会使局部潮湿不洁引发泌尿系感染,会出现尿频、尿痛等,给他们成年后留下泌尿系疾病的病根。
遗尿病症还可以出现在内分泌系统异常(如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神经炎、结核等),或先天性脊柱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患儿身上,那更是典型的疾患了。
谈到这里,小儿遗尿是不是病答案就很明确了。既然是病,就要积极就医,尽早解除患儿同父母心理同生理方面的压力,使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判定小儿患了夜尿症
家长如何判定小儿是否患上了夜间遗尿症呢?
正常婴儿的排尿机能是会自然发育形成的,小儿一周岁半白天已经不再尿裤,至少50%的2岁小儿、80%的3岁小儿夜间不尿床。
区分夜尿与夜遗尿的关键是熟睡中的孩子在膀胱充满要排空时是否能够醒来,若孩子可以醒来去排尿,那仅是夜尿。通常认为遗尿症是指儿童在熟睡时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如果孩子5岁后每周至少2次出现夜间入睡后无意识遗尿并持续至少6个月,称为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如果小儿从出生直到5岁以后一直尿床,医学上称为持续性尿床;如果尿床情况时好时差,间断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则称为非持续性遗尿。诊断遗尿症一定要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病变,如内分泌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
总之,儿童时期的排尿障碍虽然不是致命症候,但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病症,需要从病理、生理、心理及临床等多方面检查诊断。
科学育儿 预防第一
有的家长认为,新生儿的拉尿行为是无意识的,穿上尿裤就万事大吉。有的家长怕孩子尿湿床褥洗晒麻烦,长期使用尿布(农村常用沙袋),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埋下了遗尿的祸胎。
人的排尿功能是随神经系统发育而逐步优化的。正常婴幼儿的膀胱会自动控制排尿,并逐渐学会表达的动作,这时看护人要顺势利导,主动“把尿”并多次重复,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排尿方式,培养小儿有意识有规律的良好排尿习惯。这就是科学育儿,也是预防尿床的首要措施。
定时叫醒 主动“起夜”
现代社会逐步为生活创造着方便,“尿不湿”等产品使年轻父母们一夜安枕无忧。但是过分依靠很可能反被其误。从小不注意对小儿的训练,夜间任其尿床,或是抱起孩子“把尿”也任其熟睡不醒,孩子在梦中无意识排泄,久而久之,养成睡中排尿的习惯,长大难以自理,家长更被其扰。
其中道理并不复杂,健康的膀胱蓄尿后沿袭一定的条件反射指令排泄,如果积尿时孩子在矇眬目龙中排泄,睡眠既不安稳又无意识。家长适时叫醒,让他在清醒状态下自控排尿,会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同时进行膀胱技能训练。因此,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起居习惯或纠正已有遗尿病的孩子,建议家长设好闹钟,定时叫醒使其习惯“起夜”。
防遗尿也讲“病从口入”
通常而言,人的泌尿系统是水的过滤器,摄入同排除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时段内,喝的多就会尿的多。如果孩子饮水习惯不良,白天在幼儿园或学校因为贪玩或不渴而不喝水,晚上回家集中吃喝,很容易造成夜间大量积尿失控。家长对此要有所管理同引导,不要在夜间“加强营养”,而应尽可能注意调节饮水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对遗尿症严重的患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限量调整一段时间方可奏效。
关照比呵斥更有效
谁都可以想像,家有尿床儿的麻烦同苦恼,怒斥怨恨时有出现,这会造成患儿的心理生理反应,不利于遗尿的防治。家长必须要求自己有更强的自制力,采取有效的办法而不应过分呵斥,对那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反常,更应该仔细观察分析,耐心的安慰劝导,循循善诱予以调教。专家提醒,粗暴对患儿比病魔更可怕!
多管齐下综合医治
遗尿是长期被忽略的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引发的因素很多,必须多管齐下综合医治。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同人类生活质量,国内外医疗界已经对此进行了广泛关注。通过大量的临床调查研究,认为多数是可以治愈的。主要治疗途径是医患配合、耐心管理、辅以药物,对不同的患儿因人而异。如实施上述几种综合防治仍不能完全自控,医生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口服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上一篇:尿床别大意 预防很关键
下一篇:尿床是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